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深化研究专题研讨活动在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举办

5月25日上午,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江苏省“活教育”思想研究所)举办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深化研究专题研讨活动。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董林伟主任、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国际交流所尹坚勤所长、江苏省幼教与特教研究所何锋博士、南京市教科所姚慧主任,就新时代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深化研究和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江苏省“活教育”思想研究所)相关领导、老师进行了深入研讨。

何凯黎副园长以《“活教育”百年:谱系考察与实践创新》为题,代表鼓楼幼儿园(江苏省“活教育”思想研究所),就新时代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深化研究,围绕“活教育百年”“谱系考察”与“实践创新”进行了系统阐述。她以1923年陈鹤琴在鼓楼幼稚园的早期课程实验为起点,细致梳理并分析了“活教育”思想从孕育创生到批判沉寂再到重估再研的百年发展历程,指出“活教育百年”的涵义正是因为陈鹤琴在鼓幼开启的早期课程实验,既标志着“活教育”的尝试和实践,也使鼓幼成为“活教育”孕育的摇篮。她将“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置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之中,通过梳理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开展“活教育”实践创新的近现代教育家、关键人物的教育活动史,突出师承的重要性,并特别指出需要从对内、对外两个视角加强对“活教育”思想内核的精准把握、坚守传承和阐释嬗变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活教育”思想百年发展历程的学术谱系。关于“活教育”思想的实践创新,她指出其内涵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近代基于中国发展现状,融合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实践创新,一是现代鼓楼幼儿园对“活教育”思想的传承创新。

图片6.png

姚慧主任充分肯定了鼓楼幼儿园(江苏省“活教育”思想研究所)多年来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认为可以将谱系考察与叙事合并,着重思考基于教育哲学对“活教育”百年谱系的建构、理论等方面有哪些方法可以运用,建议谱系考察既可以从大范围全国性着眼,也可以从小范围鼓幼着眼,以此相互补充。

图片1.png

何锋博士认为,何凯黎副园长的报告不仅立意高,而且关注到理论走向实践的问题,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尤其是对谱系考察和实践创新的分析细致到位,让人印象深刻。他建议可以借助跨学科的方法开展研究,思考对非连续性事件、非关键人物的梳理,发现其内在联系性,同时建议要注意分析谱系考察的意蕴。

图片2.png

尹坚勤所长认为,从何凯黎副园长的报告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在新的历史时期,鼓楼幼儿园(江苏省“活教育”思想研究所)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研究又有了再升华,是积蓄能量的飞跃。谈及新时代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向,她认为还内隐着鼓幼正在实验的“大田种麦”。她建议研究要有全球化视野,尝试梳理“活教育”百年谱系描述记叙的事件,体现外显发展的足迹,发现其内在逻辑和关联性,体现谱系隐含的具有联系的“情意”。

图片3.png

董林伟主任介绍了江苏省特色项目研究所的定位与责任,指出这次研讨活动正是江苏“活教育”思想研究所探索融合研究成果推广、创新、培育机制的一次尝试。他认为,作为鼓幼迎接百年华诞的重要举措,既要结合谱系考察把谱系编制好,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也要做好进一步的实践创新,体现“活教”育的时代意义。他认为谱系研究对于鼓幼来说具有挑战性,也有一定的难度,建议研究要放宽视野,还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开展研究,发现“活教育”的学人共同体,提炼出其中的思想、演变。

图片4.png

最后,崔利玲园长对研讨活动做了总结,衷心感谢各位专家的智力支持与智慧贡献。她指出,这次研讨活动主题是“活教育,向未来”,这个未来是什么?从近处来看就是鼓幼明年的百年园庆,从远处看就是陈鹤琴先生给鼓楼幼儿园立下的办园宗旨: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化、大众化的幼儿教育道路。何凯黎副园长代表鼓幼人所作的报告,不仅是对鼓幼办学历程和历史的解释和说明,更是鼓幼自加压力不断前行的表现,体现着鼓幼人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她认为,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鼓幼,前行路上充满着艰巨挑战,希望研究团队坚持“两个反省”:第一,“科学实验”研究精神的薪火相传,要做到将自觉化作行动。第二,做学问有没有做到实地考察、实地研究。抛弃求大、求全、求新、求异的想法,既杜绝思想先行,也要避免技术先于思想,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让思想和技术共行,让所有的研究有原点、有理论支撑、有技术构进,真正落实在儿童发展之上。

图片5.png

浏览: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