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培育研讨活动在海门市新教育小学举行


  2019年11月11日至12日,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赴海门市新教育小学组织开展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培育研讨活动。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董林伟,以及蔡守龙、宗锦莲、李俊、张为民,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杰,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吕亚梅,海门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新海,副局长等领导专家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陈杰院长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资助、自筹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培育对象主持人、课题组核心成员、海门市相关学校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11日下午首先进行的是江苏省重点课题成果鉴定活动。“区域推进乡村教育品质提升的实践研究”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普教重点自筹课题。课题主持人之一倪强副局长从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及阶段性成果、研究结论四个方面作了结题报告。接着,许新海局长基于海门城市化给乡村教育带来的系列问题,从海门乡村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区域推进乡村教育品质提升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行动促进乡村教育内涵提升等维度出发,对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深入阐述。专家组对课题进行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在理论上的前瞻性和实践中鲜明的时代性。专家组认为这是一个全景式、全域式、全过程式的区域推进项目,从内涵切入,融入思想与行动,通过资源的优化、机制的创新,让乡村教育在新教育引领下举措得以落实、品质得以提升,体现了几个层面的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质量与公平结合、制度与人的融合。课题成果非常丰富,具有推广与借鉴的价值,至于乡村教育品质提升的评价维度与效度还可进一步研究。


  “小学仪式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资助课题。课题主持人之一俞丽美结合“小学仪式课程”4年开发实践的探索过程,具体阐述了“小学仪式课程”研发的意义与价值、过程与方法、成果与实效。随后,专家组结合课题内容与主持人进行互动。他们充分肯定了课题选题意义深刻,研究过程脉络清晰,做得扎实而丰富、生动而活泼,对学生的成长有促进意义。系统、完整的研究中充分挖掘仪式的价值,独有的案例值得称道。研究成果无论是实践与理论的,能感觉到对课堂、对学生的提升。同时,专家组也希望课题组能加强研究,提炼中不断反思,让课程图谱更科学、更完善。


  每个课题在主持人的策划之下,按照初期的方案,分层研究,各个突破,不断积累经验并努力将成功经验加以推广运用。课题研究不仅成果斐然,而且促进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此次参加结题的两个课题结题文本规范、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成果丰硕,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很大的推广价值,均能顺利结题。



  接着进行了第四届江苏省精品课题后续研究研讨。江苏省特级教师、新教育小学校长仇丽君以“基于现代学校发展需求的‘理趣课程’研发与实施研究”为题进行了课题汇报。该项课题从学校未来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学历证书”即“课程证书”的观点。从“理”与“趣”的概念出发,深度解读了课程的核心概念。并从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等方面更为具体地阐述了“理趣课程”的内在结构,提出“理趣课程”的研发与实施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不断更新等一系列观点。


  专家组认同课程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肯定了课题组的创新思维与创意做法。如利用儿童眼中的物型世界来连接,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来靠近它,实现我与世界交往的方式,就做到了理中有趣、趣中有理。同时,专家组对此次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深度指导,指明了研究需把握的方向和研究方法的选择。



  11月12日上午,在精品课题研究课观摩活动中,六位老师执教了展示课。新教育小学曹亚男老师的儿童哲学课《自由,是什么》精彩纷呈,蕴含哲思,师生共创自由之诗,是一堂体现师生哲思的深度课堂。新教育小学施剑老师执教了数学绘本课《蜘蛛和糖果店》,通过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概率和统计之间的关系,也让孩子爱上阅读,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新教育小学俞丽美老师执教了小古文《守株待兔》。孩子们自主探究,学文言文得法,读辩说中悟道,享受到了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来自海安实验教育集团的陆晓林老师和三(5)班的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在陆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充分探索了平均数的奥秘。海门市东洲小学的樊健老师带着五年级学生上了一堂《我们长大了》的青春期教育课。课堂融入精彩的微课片段,结合真实的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剖析和讲解。海安市明道小学的王玉东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突破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念,逐步深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学有所得。


  课堂展示后,精品课题培育对象和专家又一次相约在“蓝海豚阅读中心—教师阅览室”。来自海门市东洲小学的樊健老师基于“班级‘父教共同体’的建设研究”进行阶段成果汇报。樊老师从确定班级父教共同体建设主张、建构班级父教共同体建设路径、积淀班级父教个案指导策略、改善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方式等方面阐述了“父教共同体”的研究价值。来自海安市明道小学的王玉东老师针对“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数学对话学习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从课程简介、课程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课程进展、后续方向、我们的困惑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阶段性的成果汇报。平潮高级中学的金志军老师,带来的研究项目是“指向内生力提升的普通高中生涯发展辅导实践研究”。金老师从背景和基础、研究重点、课题的成果、课题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每位课题主持人汇报后,与会的专家逐一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就如何走向精品,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指明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至此,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培育海门研讨活动圆满落幕。但全省精品课题建设工作还依然在路上。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11月13日

浏览:1307